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父母如何避免成为“祸害”:尊重孩子的权利

 对于‘父母皆祸害’这个组名,我觉得当初起名的动机和五四先贤们一样,认为不说重话不下猛药不能解决问题。八九十年前的文化先烈们严词反对的东西,今天还没解决,不带点情绪,我们中国人真的要成为软蛋孱头了。”豆瓣网友sqchen说。
  
  而社会各界对“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关注和讨论,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这个激烈的名称。有人认为,这是相对于以往来说,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代沟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加深的反映。
  
  继许多媒体争相报道之后,8月2日下午,人民网舆情频道就“父母皆祸害”话题举行了网络访谈,专家和网友围绕“中国人的父母之道和代沟问题”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父母皆祸害的小组现象带来警醒
  
  时评作者韩立勇表示,用代际关系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的问题,有时候不够具体。但是,50后父母在经历那么多政治运动之后,其思维方式和教育手段,难免打上时代的烙印。比如所谓的控制欲强和不尊重隐私的问题,应该是50后比较普遍的现象。
  
  即便没有经历政治运动的年轻父母,其信息渠道常常缺少对人本身的尊重,他们崇尚暴力、权势、厉害关系,这种观念无形中就渗入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中。
  
  而孩子却不仅仅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他们和父母相比,更喜欢自由、更崇尚个性。孩子天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们对自由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在没有被当下的社会文化系统过滤的时候,往往比父母要人权得多。
  
  他认为,不尊重孩子隐私,控制孩子一切的父母,无论是哪个年代的,都应该向孩子道歉。但他们未必能认识到这个问题,道歉不是教出来的,但通过这次父母皆祸害的小组现象,或可以让一些父母认识到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从而让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得到好的调整。
 体罚孩子是低水平的教育方法
  
  许多人都在成长中经历过父母的体罚,在“父母皆祸害”小组上倾诉自己被父母施以暴力的组员也为数不少。如何在孩子淘气时,进行合适的处理,是家长最为关注的地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认为,过于听话的孩子是问题孩子,而健康发展的孩子是需要具有质疑精神的。因此,现代家庭应当是人人参与的家庭,是共同成长的家庭,甚至可以是谈判家庭——家庭决策是经过民主协商决定的。
  
  他说:“体罚孩子是低水平的教育方法,高水平的教育方法是敢于惩戒孩子。我惩戒过自己的孩子,在女儿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和邻居家一位小弟弟去捣乱保安人员的工作,我坚持让女儿自己去向保安道歉。但是,我的方法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让她认识自己,认识错误,提升信心,鼓起勇气,敢于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我的观点是,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就不能代替孩子的体验。”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卜卫看来,中国式的好孩子是听话、懂事,“听话”指儿童听大人的话,“懂事”是指儿童懂大人的事。应该反省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
  
  “暴力是代代相传的。因为有的家长会反驳我说,如果孩子淘气,打一下是很管用的,说,他不懂,也不听,他觉得那个更有效。这个时候我一般和他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会看到在暴力发生的情况下,一般是身体强壮的、有资源的、有条件的、有权力的人对身体更弱的、没有身体资源、权力的人施暴。就像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有冲突,那孩子是受害者。如果丈夫和妻子有冲突,通常妻子是受害者。”卜卫说。
  
  同时,她也极力反对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点,“一些没有挨过打骂的孩子也很孝敬,孝敬不是打出来的。我在做少管所青少年研究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少管所的孩子都经历过暴力,一部分也是因为暴力犯罪而判刑。”
  
  卜卫曾在做“反对针对儿童暴力项目”的时候,与很多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过沟通方式问题,其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沟通方式。
  
  她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有一个母亲带着3岁的孩子去玩具店,她以为孩子会很高兴,因为孩子很喜欢玩具。但是没有5分钟,孩子就大哭,她蹲下来问孩子为什么哭?这时候才发现孩子根本看不到玩具,看到的全是大人的腿。
  
  “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孩子的经历、孩子的角度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要想找到跟孩子沟通的最好的方式的时候,我们其实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
 在尊重孩子尊严的基础上教育孩子
  
  那么,到底何为正确的父母之道呢?
  
  一位网友表示,育儿最基本的东西无外乎三点:一、把孩子当人看。就是平等、尊重,孩子不是物,不是玩具、不是家长的附属。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其实就是说的一个沟通的问题,家长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要清楚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要想和孩子沟通,就要学会他们的沟通方式,而不是拘泥于这个方式的正确性。三、最关键的,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谓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韩立勇也认为,孩子一旦出生了,必须负起监护的责任,在培养他的过程中,一是要学会尊重,他不是家长的宠物,二是要给他自由,他的生命是他自己的,家长没有权利控制,三是要让他不作恶,这是社会公德,不能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就有所纵容。四是要学会在险恶的社会,守住底线,还能谋生,还能活的很好。“这是我的个人希望。”
  
  “中西亲子关系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否尊重孩子的权利,西方受人权思想的影响较为深刻,一般习惯于尊重孩子的权利,而中国的权利意识较为淡漠,常常忽视孩子的权利。”
  
  孙云晓介绍,实际上,今日中国法律已经确立了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一致的原则,即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四大基本权利,并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和优先保护。“这是中国父母最缺乏的亲子关系原则,自然也是最需要学习的亲子关系文化。”
  
  “在尊重孩子尊严的基础上教育孩子。”卜卫则用一句话对为人父母之道做了总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