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成都富乞丐家有3层小楼 带过40多个徒弟

2.jpg
2010-7-19 10:26

3.jpg
2010-7-19 10:26

4.jpg
2010-7-19 10:26

七旬乞丐的双面人生

成都昭觉寺汽车站附近,时常会出现一位老婆婆,跪在路边双手合十,不停作揖向路人乞讨。而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大爷,总是陪在她身旁不远,不时还会领着个约两岁的小女孩。两人上午八九点钟出来乞讨,下午1点之前准时收工。如此规律的乞讨,以及两人整洁的衣着,不免让人产生种种疑问,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了解,揭开了他们沿街乞讨背后的真实生活。

自报家门 夫妻结伴 乞讨几十年

6月20日,在昭觉寺汽车站附近,记者第一次见到了这对长期在此乞讨的老人。

老婆婆头发斑白,身穿一件灰蓝色碎花布衣,下着一条大红色的裤子,跪在路边,身前放有一个圆口白色搪瓷碗。离她不足一米远的地方,坐着一位光头圆脸的老大爷,目光始终关注着这位婆婆。

暗中观察的两三个小时里,老婆婆双手不停地挥动着向路人作揖乞讨,几乎没有停止。只有当身前放置的搪瓷碗被好心路人施舍的钱装满时,她才会停下,拿出一个红色的小方盒,小心地将钱收好。

上前与大爷攀谈,得知这位太婆姓黎,已经70多岁了,并且是位残疾人,又聋、又哑、又瞎,很是可怜。

说到与这位太婆的关系,大爷也直言不讳,称二人是夫妻,但膝下并无子女。

大爷说自己姓袁,和黎婆婆都是安岳县人,自己已经73岁了,从老家出来几十年,基本都是以乞讨为生。

袁大爷说,由于老伴有残疾证,以前坐火车免票,所以两人就全国各地到处乞讨,但也多次被当地民政部门遣返。

袁大爷表示,自己和老伴在成都没有固定住处,有时一天只要得到几元钱,夜里就蜷缩在天桥下休息。但袁大爷身上雪白的衬衫,怎么看也不像露宿天桥的样子。见记者生疑,袁大爷只好解释说,“在桥下面找点儿水就洗了。”

眼见已临近中午,记者建议袁大爷先带黎婆婆去吃点儿东西。可袁大爷却说,“要到钱再去吃,没钱咋吃饭?”

自称有“家” 吃的是糙米 老人住在出租房

接连几天袁大爷和黎婆婆都没有出现在昭觉寺汽车站附近。

当再看见他们时,是在外曹家巷的一条路边,黎婆婆依旧是跪在路边,不停地作揖乞讨,袁大爷却在街道另一边的长椅上打着盹儿,而他身旁还多了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

原来他们偶尔还会到附近的几个菜市行乞。“带到娃娃要好要些”,问起孩子的来历,袁大爷称孩子是捡来的,并显得有些不耐烦,不一会儿就牵着孩子离开了。

多次跟袁大爷接触,记者提出想要帮助他们,袁大爷立即热情介绍起自己的情况,并且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

身份证上显示,袁大爷名叫袁德茂,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姚市镇九峰村6组人,今年的确已经73岁了。

袁大爷也承认自己和老伴并没有露宿街头,而是在昭觉寺附近租住了一间平房,一个月150元的租金。

随后,记者跟随袁大爷来到了他们位于昭觉寺附近城乡结合部的出租房。

从门缝钻进去,一股霉臭味扑鼻而来。七八平米的平房内,没有一扇窗户,透过微弱的灯光,只见屋子最外面摆着一个蜂窝煤,上面放了些锅碗瓢盆,看起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用过了。袁大爷还刻意捧出一把糙米给记者看,“只有吃这个”,袁大爷无奈地说。

只是这间没有窗户的霉黑小屋,怎么看也不像是有人长期居住的样子。

记者暗访 带过40多个徒弟 大爷还是房东

几天后再次来到昭觉寺汽车站,这次,记者远远地等着老两口收工回家。不出所料,老两口“收工”后并没有回到附近的出租屋,而是搭乘公交车离开。最终,老两口来到了位于熊猫大道附近的石岭村,走进了一处三层高的小楼。

返回昭觉寺汽车站,附近一位摆地摊的老婆婆告诉记者,袁大爷之前带我们去的那间出租屋其实是他徒弟以前租的房子。“他带过40多个徒弟,徒弟没有出师之前,要了100元钱,要分50元给他。”

又过了一天,记者再次来到石岭村。在村里一打听,几乎人人都认识袁大爷,而且知道他和老伴长期在村外行乞。

一位抱小孩的妇女说,“他们屋头都有钱,一楼的三间铺面拿来出租,以前开的超市搬起走了,现在开的卖双星鞋子的。”

为弄清真相,另一名从未与袁大爷正面接触过的记者,佯装想租用楼下的铺面,来到袁大爷家楼下,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就是被袁大爷曾经带在身边行乞,据说是捡来的那个小女孩。而一旁的邻居却说,小女孩其实是袁大爷的孙女。

真实生活 晚餐三菜一汤 老两口儿孙满堂

让小女孩上楼找爷爷,告诉他有人想租他们家一楼的铺面。不一会儿,从楼上走下一位赤着膀子的年轻小伙,自称是袁大爷的儿子。小伙将记者引到小楼二层的天井处。

此时,袁大爷身穿一件大红底色,绣有金色铜钱的唐装,正在一张木桌上享用着三菜一汤的晚餐,而一旁站着的正是他的老伴黎婆婆。

袁大爷说自己的房租收得低,130平米的铺子,一年才收3万多的租金。

交谈的过程中,袁大爷一再保证房子是自己的,并声称有房产证。

随后,记者联系了当地的村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和记者一道再次来到了袁大爷家。谁知袁大爷立即又称自己并不是屋主,一旁的红衣男子说,自己是老人的女婿,房子的确是老人的,但他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老人在外行乞的事情。

最终,袁大爷承认了房子是自己修的,每年能收入一笔3万多元的租金。另外自己有两个儿子、3个女儿、4个孙子,并非孤寡老人。

经过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教育,袁大爷表示要“金盆洗手”,不会再带老伴到街上行乞了。天府早报记者 袁玥 摄影 赵霞(翻拍视频)

灵魂“缺钙”儿孙怎么站得起来

-古琴

“嗟来之食”,语出《礼记·檀弓下》。

宁可不吃富人黔敖之施舍,饥民也要保持作为人的最后尊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人对物质的渴求渐渐战胜了自我尊严,诚信的缺失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渐深,更有甚者将行乞当做致富的捷径。

其实,乞讨也不是一项好胜任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叩头作揖,冰冷的水泥地都被磨破一层,他们辛苦的目的就是要“不劳而获”。但是,我们不应忽略袁大爷身边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她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怎样一种生活法则?她的人生会怎样被改写?

金钱之诱,蒙蔽了人本来的智慧,留给下一代的是瞒与骗的教材。袁大爷儿孙满堂,本应享天伦之乐的小康之家,成了村里众所周知的“乞讨致富者”,子孙有何尊严可言?生于斯、长于斯、得教于斯,成年之后,怕也加入了瞒和骗的队伍,灵魂“缺钙”,再也站不起来。

每一次成功的乞讨,就是对善良的欺骗。当人们的爱心一次次被敲碎之后,就容易变得冷漠、麻木,不再为苦难悲悯,不再伸出温暖的手。

袁大爷表示要“金盆洗手”,这是一个对家庭、对子孙重拾尊严的重大决定。富也好,穷也罢,尊严在,人就会顶天立地。
所以现在的人真的很难相信
现在好多乞丐都是骗子
信不得信不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