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1949年8月,株洲和平解放,并在1956年升为省辖地级市,从此这座新兴的城市掀开了发展创业的历史篇章。60年来,株洲由一个农村小集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60年间,株洲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在中央实施中部崛起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战略以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工业重镇和我省长株潭“金三角”的重要一隅,株洲的快速崛起和迅速发展格外引人注目,正以全新的面貌成为湖南经济增长极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60年发展历程

    (一)1949—1978年,突出发展重工业的战备举措,株洲成为中南地区重要工业生产和科研基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国家选址在株洲发展工业。株洲先后有4项重点项目和9项限额以上项目落户,新建了11家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这个湘江岸边的小镇从此迈出了向中南地区工业重镇前进的步伐。全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单一的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快速调整为以工业为主的生产结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76.3∶5.4∶18.3,逐步调整为“二五”末期的46∶36.4∶17.6。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第二产业提高了3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下降了30个百分点。到1978年三次产业比重进一步调整到33.7∶50.16∶16.3,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0.2%,已占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突出发展重工业的战备举措,让株洲这个农村集镇迅速崛起,成为湖南重要的工业基地。

    (二)1979—1992年,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株洲实现由“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株洲市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探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了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全市全力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发展乡镇企业和科技农业,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1992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17.4亿元,13年年均增长5.7%。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在城市同步推进,株洲工业开始进行“简政放权,党政分开”的体制改革,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现了由单纯计划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9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4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8倍和7.6倍,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转变。

    (三)1993—200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改革开放进入第二阶段后,全市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为指南,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大手笔谱写了经济发展的宏伟篇章。1992年国务院批准株洲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1993年株洲市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1994年株洲市被列为全国18个“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试点城市之一。按照扶优劣汰的原则,株洲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同年,株洲市还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地市级星火科技示范市。1995年在全国250个大中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管理的考核中,株洲以总分第24名的成绩进入全国首批“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行列。1996年株洲被批准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十大支柱产业、八大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初显成效。2000年,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5.4亿元,是1992年的3.84倍,年均增长11.8%。

    (四)2001—2008年,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这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株洲以此为契机,紧扣“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工作主题,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台阶,连续8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株洲市在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中获得好成绩,2008年实现了“保二争一”目标。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10个重点村成为样板村,105个示范村全部有主导产业,345个村完成整建规划,1000个整理村呈现出新气象。全市城镇化水平由2001年的39.6%提高到2008年的48.8%,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9.5亿元,是200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2.1%。

    二、60年辉煌成就

    在6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勤劳勇敢的株洲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下,辛勤耕耘,开拓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371万人,城区人口95万人,城镇化率为48.8%。全市经济总量跃上900亿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1263倍,年均增长9.2%,即将成为全省第五个跨入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517元,继续排全省第二,比1949年的45元,增长543.8倍。三次产业结构从1949年的76.3∶5.4∶18.3调整为2008年的12.1∶54.6∶33.3,三次产业发展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三二”格局转变成“二三一”格局,即进入以工业为主导,第一、三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进的加速阶段。

    (二)农业地位不断稳固

    新中国成立以来,株洲市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得到全面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0.5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9.6亿元,增长198.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2%。农村种植业结构由“粮食、经济”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饲料”三元结构转化,其中,粮食产量屡创佳绩,在1995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过吨地级市。200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79.1万吨,生猪出栏423.6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4.9倍和34.9倍。200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07.3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5.49亿千瓦时,分别比1949年增长6909倍和1829倍。2008年,农村第二、三产业比重占农村经济总量达83.3%。全市214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邮、通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7.4%以上。

    (三)工业崛起势头强劲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株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基地以来,其发展中最辉煌的一页,是由强劲的工业之手掀开的。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等新中国工业史上的50多个“第一”,相继在这里诞生。现在,这里不仅是江南最大的铁路货车、航空发动机和火花塞制造基地,而且是国内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机车科研制造基地,还是世界五大硬质合金基地之一。在国家工业40个行业类别中,株洲就涉及34个。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39.7亿元,比1949年增长11448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达15.2%。2008年,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00多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90余家,园区规模工业400余家。全市支柱产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食品加工制造业和服装纺织业等。

    (四)经济质量稳步提高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株洲市从1951年建立起的县级市财政,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市财政总收入从1951年的220万元提高到2008年82.1亿元,增长3731倍,年均增长15%;全市财政总支出从1950年的44.2万元提高到2008年109.7亿元,增长2.48万倍,年均增长19.1%。财政收支的快速增长标志着株洲经济质量的显著提高,较好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2008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达2154元,比1949年的人均1.4元增长1538倍,年均增长13.2%,这意味着当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财力得到有力的保障。

    (五)投资建设突飞猛进

    60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株洲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建设,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株洲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8.4亿元,是1949年的107.9万倍,年均增长26.5%。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9.6平方公里,公路线路里程10414公里,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28.1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能力17万立方米/日。全市先后开展了城市综合治理和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建设跃上新台阶;相继建成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和城市主干道,彻底改变了株洲市政设施落后的面貌;供水、供电、电信、绿化等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尤其是“十五”时期以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精品楼盘和住宅小区设计花园化,集聚规模化,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8.8%,比1978年提升了36.5个百分点。株洲相继获得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经过60年的建设,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六)居民生活日新月异

    60年来,城乡居民生活伴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其衣、食、住、行、娱、购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94元增加到2008年的16403元,年均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9元增加到5837元,年均增长8.40%;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65年的4.7元提高到2008年的13288元,增长2826倍,年均增长20.3%。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08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200万元,比1949年增加136倍,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489元,比1949年增加127倍,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49年的71.6%和85.3%,分别下降到2008年的34%和46.9%。

    (七)消费市场十分繁荣

    6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消费市场体系日渐形成,商品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2008年,全市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达342个,摊位个数达6.9万个,成交额21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43个,摊位个数达2.3万个,成交额158.1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的消费品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商品供应能力大大提高,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04.7亿元,比1949年增长1087倍,年均增长12.6%。

    (八)对外经济飞速发展

    株洲早期的招商引资工作,最初是在国家计划项目建设上。1951年,利用苏联和波兰的1863万美元贷款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装备到331厂、430厂等企业,确立了株洲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地位,也为以后的对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94年市招商局正式挂牌成立,招商引资活动逐步走上正轨,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92年的1022万美元到2008年的30004万美元,年均增长23.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株洲对外贸易活力不断增强,外贸出口发展势头增强。200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15336万美元,其中出口70087万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0.5倍和12倍,年均分别增长10.8%和8.9%。全市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80多家,主要出口产品为机电、有色金属、硬质合金等。株洲的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展,目前,与株洲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

    (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全市专业科技人员总数由1949年的163人发展到2008年的13216人。2008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品项目增加值165.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7.6%。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幼儿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由1949年的小学1661所, 普通中学14所、中等学校1所,发展为2008年的小学550所、普通中学196所、普通高校11所、职业教育学校36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45.8万人。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市有文化设施和文化场地130个,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艺创作和演出异常活跃,由我市人民创作和演出的《从前有座山》和《红藤草》等优秀剧目在全国和省级获得多项大奖。全市先后建成公共图书馆6所,群众艺术文化馆 1个,博物馆6个,广播电台6个,电视台6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9%,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2.1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4%。此外,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市卫生机构130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为12418张, 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数32.6张,每万人拥有医生数15.3人。

    60年风雨兼程,60年硕果累累。伴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株洲将站在一个更新、更高的历史平台上,乘着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东风,紧紧围绕“保二争一、科学跨越”战略目标,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株洲“两型社会”建设,把株洲建成一个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体现现代工业文明的特大城市。

(株洲市统计局局长  丁润高)
灰太狼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