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西安斥120亿包装城墙计划被指为提升地价获利

西安城墙总长近14公里,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陈团结摄

西安古城墙根常成为当地市民的晨练场所。苏卫忠 摄

老人在古城墙外的环城公园玩陀螺。吴暗彪 摄

西安城墙“装修”示意图。

核心提示
西安于今年4月公布,将斥资120亿提升古城墙景区,随后引来社会质疑。
“装修”方案提到,装霓虹灯 “点亮”城墙,在墙头设置攻防人像雕塑,在护城河开放游船,将古城墙赋予现代时尚功能。有学者认为过度使用声光电,过度注重商业开发会破坏文物古貌和整体环境。
调查中还发现,方案除了包装城墙外,还斥巨资开发城墙周边的商业地产。而开发者曲江新区管委会,也曾借助扩建法门寺、重修大唐芙蓉园、兴建大雁塔北广场,成功提升历史文物景区周边的商业地价。该模式被称为“曲江模式”。
学者表示,文化遗产可进行商业开发,但要保护文物周边环境,要做到现代与古代的对话,而不是“商业化”对文物文脉的侵害。
在一张效果图上,一些真人大小的青铜人像,或举长矛,或舞朴刀,沿着云梯往城墙上爬,城墙、箭楼、敌楼上则是一些持弓迎战的守城士兵雕塑。
这是《西安城墙景区整体提升方案》中的一幅效果图。方案中说,西安打算“于城墙墙体及周边设置以古代城墙攻防情境为表现内容的主题艺术品”。
今年4月6日,西安当地报纸公布了这份“城墙景区提升方案”。方案中,除了要打造这些士兵雕塑外,还将实施城墙“点亮工程”,开发护城河游船服务,兴建博物馆让游客“半日看尽三千年”。升级改造时间是在 2011年至2015年间,总耗资约为120亿。
方案公布后,引发社会质疑。网友将此调侃为“给城墙贴瓷砖”。
西安交大一名建筑学教授对此方案也表示担忧。他认为,如何协调历史保护与商业开发间的矛盾,值得探讨。过度商业化将会破坏历史文物的环境氛围和文化特质。
古城墙“华丽转身”
方案提到古城墙将被LED、霓虹灯“点亮”,“宫女”、“武士”在南门登场,护城河里可游船
位于西安市中心的明清城墙,被西安人视为城标之一。总长近14公里的西安城墙,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
每天清晨黄昏,漫步于古朴雅致的城墙根,是很多西安人生活的一部分。而《西安城墙景区整体提升方案》推出后,人们开始担心今后是否还能沉浸在那古朴的氛围中。
方案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城墙景区将对东南西北四门进行全新包装,分别新建四座博物馆,使游客能“半日看尽三千年”。
其中,南门将新建“唐代历史博物馆”,并使挑灯宫女、披甲武士军阵登场,模仿古代迎宾开城仪式,使其成为“中华第一迎宾礼仪之门”。同时,南门两侧用地也将进行商业开发,以形成大型商业复合体。
东门、西门、北门的瓮城将分别新建“秦代历史博物馆”、“周代历史博物馆”、“汉代历史博物馆”,分别被赋予旅游接待、文化演艺、现代时尚的核心功能。
方案还通过文字加对比效果图的方式公布了一些具体策划细节。
如针对城墙,“点亮工程”计划运用LED、霓虹灯、大红灯笼等,增强景区的夜间照明效果;拟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使游览者“半日走过周秦汉唐宋元明清”;计划在主要城门区域,使用双面 LED显示屏及3D成像技术,虚拟西安的城市历史,展示其“唐皇城复兴计划”。
顺着墙体往外,每天客流量十多万人,西安市民休闲娱乐主要场所之一的环城公园也有改造,如铺设塑胶网球、羽毛球场地;护城河,除经治淤后开放游船服务外,还在河堤上设置喷泉,用浮雕、光电等手法,在护坡上打造 “十里画廊”。
“意识”比战火更具破坏?
城墙屡遭历史战火破坏,直到1983年完整修复;学者认为有时商业化装修破坏比战火更甚
方案公布后,立即引起质疑声一片。
批评者们认为项目“太商业”,有人把包装后的古城墙比喻成 “一个华丽的‘杯具’……犹如给斑驳古朴的兵马俑刷上立邦漆”。
“这样的商业观念会对城墙构成一种文化上的破坏,它比遭受战火蹂躏的破坏程度还要大。”西安当地一名研究古城墙的学者说。
现存的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朝代更迭,古长安城的城门楼墙履行着它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本职,四面城门一一被战火蹂躏,又屡次被修复。
明末李自成军由长乐门(东门)攻入西安,长乐门城楼被焚;1911年,新军轰击安远门(北门)城楼清兵的弹药库,安远门城楼被毁;1926年军阀混战,在一场防御战中,永宁门(南门)失去了箭楼。1949 年,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炸开安定门(西门)后,将红旗插上了西安城。
非战争时期,城墙也曾屡受磨难。
20世纪早期,中国兴起了拆除城墙的风潮。1927年,陕西国民政府曾计划拆除西安城墙,城砖及砖灰可“供修筑东南西北四大街道路之急需”,后不了了之。
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圣学是西安人。据他介绍,解放后,“大跃进”中曾有拆除城墙拿城砖建厂炼钢铁的计划,“文革”期间城墙连曾被破坏。
至20世纪80年代,墙体一些段落已严重破损。1983年,西安市政府开始大规模修复城墙,当时的市长亲率军民修葺城墙,建设环城公园。
王圣学说,人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外衣”大多是现代制作,明清时的墙体部分被“外衣”包裹,不再示人。
相比战火摧残而言,学者们更担心的是此次城墙景区的整体提升。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接受采访时表示,古文物有文脉,连为整体,过度采用现代声光电会破坏文物的古貌。而且这种破坏还容易被人忽视。
“装修”主导者遭质疑
主导者为曲江新区管委会,其开发的法门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都曾引发争议
在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一间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份刊有改造后效果图的当地报纸。一相关工作人员6月28日表示,他们早已听到各种质疑,但他们不能接受有媒体指其欲花120亿“豪装”西安城墙的说法。
他强调,方案是关于“城墙景区改造,而不是城墙改造”,与城墙本体有关的只是文物维修,“绝不涉及对城墙的物理性破坏”。
据这位全程参与制订策划的人士介绍,城墙景区改造项目策划于去年10月启动,由一家专业策划公司具体构思,拿出初步策划案是在今年3月。他称,因商业保密考虑,不方便透露具体公司名称。他也未透露策划的原始创意来源。
而在媒体上刊发策划内容,就是为了征求市民意见。他说,“这不是某个人、某个集体说了算,而是大部分人说了算才能成立。”
关于计划新建的 4个历史博物馆,这名工作人员说,博物馆并非构筑在墙体上,而是在相对空旷的城墙包裹下的瓮城内。
是否在城墙上附加人造景观,他表示: “人造雕塑等项目,大家觉得好就实施,不好就不实施。没有说一定要这样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学界质疑的焦点,是这个项目的主导者——曲江新区管委会,而不是城墙景区管委会。
在2004年时,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是家独立单位,专司保护古城墙。
2009年5月,西安重划旅游资源,城墙景区管委会被划归到曲江新区管委会。于是城墙这一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归并给了曲江管委会。
资料显示,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2003年由曲江旅游度假区改为现名,核心区域面积近41平方公里,是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新区。曲江新区管委会是西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目前,西安市政府将几乎重要的文物、旅游开发项目都交由曲江新区管委会打理,其旗下的开发项目涉及大雁塔、大明宫遗址、法门寺等重要文保单位、旅游景点。
而其开发的法门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无一不惹起争议。
法门寺“穿西装的僧侣”
曲江管委会扩建了法门寺,被批评“不搭调”,因一个是佛门净地,一个是喧嚣的广场
学界对曲江新区管委会开发项目的诟病,主要集中在大雁塔北广场、法门寺和大唐芙蓉园。批评意见可归纳为,“重商业开发,轻文脉保护”。
比如大唐芙蓉园,里面兴建的不完全是雄壮的唐代建筑,还包括大量华丽的宋代建筑。
“这些建筑建得并不难看,”西安交大的一名建筑学教授说,只是和“大唐”二字有些名不副实。
让这位教授情感上无法接受的还是法门寺和大雁塔北广场的商业开发,他称之为“穿西装的僧侣”。
2003年底,由曲江开发的大雁塔北广场正式开放,那里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背景就是大雁塔。
一个是佛门净地,一个是喧嚣的现代广场,两个的文化涵义完全不一样,这位建筑学者认为“很不搭调”。
据他回忆,当时在项目的专家论证环节,大部分人持反对意见,担心大雁塔会变成新项目的配角,此后“市政府一句‘以经济发展为主’给顶了回来”,项目也就上马了。
同样,法门寺在扩建后,一些学者还认为“其沦为了配角”。
法门寺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佛寺。法门寺佛塔始建于北魏,曾坍塌过,后原样重建。
法门寺成为重点旅游开发对象后,曲江管委会进行大规模扩建,新修区域远超过法门寺本身的面积。寺庙本体则坐落在其中一角。
“新修区域有些大尺度、大造型的建筑,感觉像是古埃及神殿。”上述的建筑学教授称,它还不是宋代建筑配唐代寺庙之类的时间错乱,而是时空错乱。
他介绍了自己去罗马和埃及的观感。
在罗马,走在街上感觉像回到了罗马帝国时代。斗兽场、歌剧院,那么多遗址没有任何附加,包括街道,原样保存在那。“人家也不是不建设,周边也修新建筑,但体量、色彩是完全一样的。”
在埃及,在金字塔旁边也搞声光电,但离金字塔起码有500米以上。而且所有设施是临时的,一段时间做活动,随时都可以拆,绝对不会碰金字塔本体。“更不会做一些假雕塑放金字塔旁边。”
文物给地产当配角
“曲江模式”的开发迅速提升地价,每亩地价从2003年50万元,到2009年已达600万
西安城墙景区改造方案公布后,曲江新区管委会也随即被质疑声包围。6月29日,该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在非正式场合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很头疼”。
他说,“我们很清楚,一直以来很多事情都存在争议,包括‘曲江模式’,但做事就难免有争议。”
“曲江模式”的主导者,是目前的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他同时也是曲江新区管委会的主任。
2002年,段先念从西安高科集团总经理位置卸任,调任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此前,段先念的麾下拥有紫薇地产等四家地产企业,连续三年与王石、潘石屹等人并列为“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段先念曾在作客央视时透露了他被调任的原委:“曲江要开发,政府又没钱,说我是空手道专家,说干脆这块地就给我,叫我去做空手道去。”
段先念认为,所谓“曲江模式”主要是依托文化遗产,整合历史资源,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其他产业门类发展,最终提升城市价值。
陕西省房地产的专家则从地产角度,分析了“曲江模式”的内在逻辑:划一个地盘→通过媒体炒作一个策划→全球招标搞规划→银行贷款→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地价成倍甚至数量级翻番→出让土地获得资金→炒文化概念、建主题公园 →土地二次升值。
随着“曲江模式”的运作,曲江新区的土地开始不断升值。
据公开资料,2003年,曲江新区的土地为每亩 30万元到50万元,到2009年,最低出让价格为每亩300万元,最高达600万元。
曲江新区从西安的偏远之地一跃成为富人聚居区。其中,靠近大唐芙蓉园的整体房产价格为西安之最。
“曲江模式”开发的每个项目几乎都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收益。
西安一名建筑学教授说,无论是大雁塔北广场,还是扩建后的法门寺,确实把曲江的人气给炒起来了,商业价值很高,尤其是地价。
在他看来,所谓的曲江模式,就是房地产开发当主角,文物作配角、道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