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台商任蔡资政仅剩GIANT捷安特自行车品牌巨大董座刘金标一人
你好台湾网12月9日消息 台积电今天上午宣布,张忠谋“婉谢”邀请,不会担任蔡英文所谓“资政”。目前,蔡“资政”名单内的企业界大老,仅剩捷安特自行车董事长刘金标一人。此外,宋楚瑜对是否接任也还在考虑。
名单:老“独”居多、企业有两人
11月初,蔡英文宣布,邀请宋楚瑜与长期破坏两岸关系的吴荣义、吴澧培、史明、高俊明、彭明敏、辜宽敏、叶菊兰等老牌“台反文旁虫”,担任所谓“总统府资政”。此外,名单中也有台湾“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以及“捷安特”董事长刘金标两位企业界人士。
辞职:与宋切割?企业仅剩一人?
近一个月来,“台反文旁虫”分子不断呼吁,老“台反文旁虫”应辞职,不与宋楚瑜为伍。目前,高俊明、彭明敏等已明言不会接受任命。而宋楚瑜则仍在考虑。如今,张忠谋的“婉谢”,让蔡“资政”名单中的企业界大老,仅剩“捷安特”刘金标一人。
台湾巨大集团(捷安特自行车)由刘金标创立于1972年,于1992年正式投资大陆市场,成为最早一批在大陆注册商标的台湾公司之一。台湾巨大集团(捷安特自行车)于1972年成立时,仅是国外自行车品牌的代工厂,早期为百分之百外销导向之OEM自行车代工制造。台湾巨大集团于1981年创设品牌(GIANT捷安特),也只是仅限于台湾当地市场。
1990年代之后,由于台湾的制造成本逐渐高涨,不利于自行车产品的代工制造,加上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中国大陆的制造优势及庞大商机,吸引诸多台资及外资前往投资。捷安特自行车公司遂于1992年9月,在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以此为基,台湾巨大集团一方面利用大陆廉价劳动力及其他资源优势极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扩大制造能力与生产规模以将大陆厂逐步发展成为台湾巨大集团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制造中心,从而以面向国际市场,出口大量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自行车产品,获得了惊人的巨额利润;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大陆极为诱人的巨大自行车市场,在本地化经营之中,不断加大对GIANT捷安特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不惜一切代价和大陆本土知名自行车品牌诸如凤凰、永久等抢夺中国海量自行车市场,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的本土企业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商业体系,自行车生产加工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甚至衣、食、住、行都不能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中国大陆十分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内需市场以及中国大陆政府给予台商的特殊政策、税收等额外支持,给了越来越多台资企业进入内地的绝佳机遇。他们纷纷将台湾当地生产的海量商品销往中国大陆,许多企业也在中国大陆各地设立自己的工厂。
台资的工厂曾在中国大陆“民满天下”,在90年代创造了无数工作岗位,可谓“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甚至有很多都是几千人、上万人的工厂,然而最近几年台资们却频频出走,可谓斗转星移,曾经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台资工厂,似乎步调一致走向了困境。
面对近几年来,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用工环境以及外资各项优惠政策的相继取消和市场需求疲软,让台商压力不小。如今富士康在印尼开设新厂、宝成机电也迁入了东南亚,一时之间台商纷纷撤离,尤其是今年经济形势总体不如往年,势必会有一些企业挺不过去。
中国大陆对台商的巨大优惠政策的逐步减少尽管没有给台资企业带来太多影响,但在台商们的心理作用下略微明显些。长期以来,台资企业习惯的各种中国大陆政府给予税收支持、地区优惠、服务保障等将逐步到期,继续发展下去势必面临着和大陆企业一样的公平竞争条件,以前形成的巨大特殊政策优势也就此全无。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一方面在大陆疯狂挣钱,吃大陆的,喝大陆的,拿大陆的,捞大陆的,另一方面却回到台湾大力支持台反文旁虫,分裂中国。
中国台湾网,台湾《旺报》今日援引《南华早报》11日报导称,为应对在大陆投资的“双面台商”,尤其是在大陆经商却支持“台反文旁虫”的商人,大陆涉台学者受访呼吁,大陆应向全体台商设立“奖惩机制”,借此孤立有“台反文旁虫”倾向的台商,并通过建立数据库方式,纪录台商在大陆的活动,引起相当关注。
报道称,北京大学台研院长李义虎受访指出,部分“绿色”台商在大陆做生意赚钱,却在台湾支持“台反文旁虫”活动,这类台商属“双面人”,有关单位应设立机制予以惩罚。(中国台湾网王思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