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打造成“人才特区”( [打印本页]

作者: HOPE    时间: 2011-10-18 09:53     标题: 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打造成“人才特区”(

 本报记者 奉清清

  专家介绍

  胡跃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才学研究30年贡献奖获得者,全国百名优秀科普专家。主持国家项目2项,出版人才著作5部,获国家人事部第五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全国人事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成果奖10余次,多次参加中组部、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办和省委省政府人才政策材料的研究起草工作。

  “长株潭作为试验区,人才工作亦当特事特办。”采访省社会科学院人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胡跃福,他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这句话。原来,这句话“大有来头”:是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国对他和同事宋本江“三问”建议的批示。

  没有强大的人才群支撑,“两型社会”不可能建成。尤其应在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搭建平台等方面有所突破,增强吸引力,扩大包容性,促进人才更好地成长、引进,更好地释放。这是胡跃福和同事宋本江“三问”建议的核心内容。省领导的批示,无疑是对他们建议的肯定,昭示出建议的价值。

  作为省社会科学院人才研究所所长,胡跃福自然是人才工作研究的“顶级高手”。对于长株潭人才发展这个我省人才发展的关键区域和重大课题,他率领省社科院人才研究所团队研究的时间最早、持续最久、成果最多,影响最大。近年来,他和团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其成果分别被《湖南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采纳,并获得4项成果奖励。包括上一次党代会召开时的省委“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优秀建议一等奖。这些成果的核心词、关键词、重点词、中心词就是一个:“人才”。

  胡跃福认为,所谓 “人才特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工作的内容、模式等比该区域外更具优先性和特殊性。长株潭“人才特区”建设,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中央有政策。“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制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二是竞争有需求。在各地竞相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区域间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湖南必须大力加强人才环境建设,构建更高规格、更具特色、更富吸引力的长株潭“人才特区”,才能把更多优秀人才引聚到湖南来。三是发展有需要。与全国先进省市比较,湖南人才资源开发状况不容乐观,在人才密度、人才竞争力、人才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人才政策创新力度有待加大,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还不够广阔,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建设长株潭“人才特区”,时不我待。

  如何建设长株潭“人才特区”?胡跃福似乎成竹在胸:握紧拳头抓“两手”。一手是厘清思路,科学规划。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统筹思考和科学规划,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厘清建设思路,就是要以长株潭人才资源开发的现实状况为基础,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服务长株潭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推进长株潭“人才特区”建设。包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力度;以长株潭和湖南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长株潭的教育、科研资源,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坚持以用为本,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更多平台,支持鼓励人才在干事创业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人才智力资源;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甘于奉献的浓厚氛围,倡导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做好顶层设计,就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高规格、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长株潭“人才特区”建设规划。


  建设长株潭“人才特区”的另一手在哪里?胡跃福一言以蔽之:创新举措,重点推进。他说,借鉴国内其他省市“人才特区”建设经验,结合长株潭及湖南实际,要抓住人才工作的几个重点环节率先推进。一是在人才培养开发、人才评价发现、选人用人、流动配置、激励保障5个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二是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干事创业、人才工作法规体系的政策措施。三是搭建事业平台,加快推进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载体建设;以园区为载体的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

(本文来源: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欢迎光临 长株潭论坛 (http://bbs.changzhutan.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