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中部携手环渤海 合作共赢天地广

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应对外部冲击中闯出发展新路。东部地区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出口,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增强更高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进一步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强薄弱环节,以消除瓶颈制约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资力度,新开工一批交通、水利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粮食、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重点地区优先开发,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中部与环渤海经济圈并起

    3月24日、25日,鄂京(环渤海地区)经贸合作洽谈会在北京、天津举行,这不仅标志着湖北首度携手京津,互动合作,更是武汉城市圈和滨海新区两个综合改革实验区互动策应,共同搭建资本和技术交流的平台。

    2004年,我国正式提出并开始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几年间,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6省承东启西、辐射八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正逐渐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在湖北,以武汉为龙头、以5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经济圈迈向“两型社会”的试验区;在湖南,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新平台正在构建;在江西,昌九工业走廊的作用日益显现;在河南,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开始成型;在安徽,皖江城市带初具规模;在山西,大太原经济圈初露雏形。我国中部地区已显现出区域经济争先恐后的发展态势。  

    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中部各省纷纷依托自身科教与产业优势,发展高新产业,使中部六省在承接沿海及国际产业转移中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湖北省将“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一环,突破性地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光电子、服务外包等产业已渐成湖北经济的亮点。2008年,武汉市的服务业GDP占比突破50%;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增加值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到1105亿元,同比增长2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去年达到了10.68%,比上一年提高1.27个百分点。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改革试验区,不断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不再热门,环保节能的优质项目受到青睐。优先发展的高新科技和金融服务业推动着中部地区发展提速。

    山西鲜明地提出:着力推动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行业的新型化进程。山西建设了10个循环工业园区。过去白白排掉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焦炉煤气,如今经过26道工序的综合处理,变出了20多种产品,附加值提高了近5倍。

    河南在产业布局中,除食品工业、汽车、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外,还提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金融及中介机构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掘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牡丹文化、少林武术等文化遗产,鼓励投资、积极整合,提升河南“软实力”等。

    同样,作为我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地区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发达的金融业也使这里成为外商在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07年,环渤海城市群GDP达到27888亿元,已占到全国GDP的11.3%,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区。

    “快速发展的中部已经到了与环渤海经济圈挽手共同发展的时候了。”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表示。“中部的原料、能源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环渤海地区的港口、金融资本和创新能力,双方互补性很强,湖北希望借力环渤海经济圈内大量的资本,帮助内陆省份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生产业的发展。”  

    滨海新区和武汉城市圈互动

    湖北省与京、津携手共进,向全国、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共同描绘中部崛起的宏图。此次湖北省前往环渤海地区邀商,世界500强到会洽谈的客商数量,3月初已大大突破预期。

    “不仅仅是招商,更重要的是展示湖北对外开放的成果,学习京、津地区和滨海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据湖北省外资办主任谭作刚介绍,在此次经贸合作洽谈会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将与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面对面”共论中部发展。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进国际资本的又一重要目的地,湖北将从汽车、电子、物流、环保等几个千亿元产业中精心挑选100个重大项目进行整体推荐。“承接产业转移,我们要主动出击。”李鸿忠对首次对接环渤海充满信心。

    其实,湖北与环渤海地区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前哨战”早已打响。2008年5月,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苟利军率团来武汉考察时表示,武汉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两型社会”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有很多好的思路和做法。期望两大试验区能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现在,武汉城市圈联系京、津的“桥梁”已经搭好。看看近年来的重大工程项目:全国“五纵七横”高速公路骨干网,近半数从武汉穿越;沪汉蓉高速铁路和武广客运专线兴建,2010年从武汉乘火车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4小时可达;阳逻新港二期工程和杨泗港二期改扩建工程,将使两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150万标准箱等。武汉正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八方宾朋。一家家异地商会在武汉成立;兴业、汇丰、东亚等知名银行竞相抢滩。

    “武汉城市圈内新城区的建设,应首先打造成绿色城市,将武汉城区内部的产业形成循环经济链条,在武汉市新城区扩张地域及老城区的开发上,应一步步向生态城靠拢。”天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李力为武汉“两型社会”发展献策献计。

    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一直是武汉的目标,而这恰恰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长处。李力告诉记者,《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将滨海新区定位为立足天津、服务环渤海的东北亚现代化制造研发基地、中国北方航运和国际物流中心以及生态宜居海滨新城。“目前天津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是金融,金融的重点是直接融资。”李力介绍,获批“综改区”仅两年,滨海新区已开始在金融、涉外、土地、科技等领域收获颇丰。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封关运作,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空客A320、造修船基地等项目正抓紧建设,滨海新区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

    武汉城市圈也已初步形成钢铁产业带、汽车产业带、高科技产业带、化工医药产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大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因此,两大试验区产业互补性很强。

    鄂京津分工合作探新路

    无论是物流、航空、医药、汽车、电子制造等天津滨海新区优先发展的高端、高新、高质化“三高”企业;还是北京大力发展的高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切均需要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而这正是湖北的优势。

    “滨海新区的改革经验和探索成果,值得武汉城市圈借鉴,双方可以通过区域分工与合作实现双赢。”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

    湖北的科教实力雄厚,现有普通高校87所,在校大学生118万人,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1300多家,科技人员近20万人,两院院士54人。武汉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和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光纤通信、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动汽车研究、遥感技术、鱼类基因研究、植物转基因研究、“双低”油菜、生物农药等科研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同时,湖北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东方芝加哥”之称;现代工业体系齐全,是全国3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联碱、农药和磷、盐化工及纤膏生产基地。湖北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必将为北京提供鲜活的农副产品,为滨海新区乃至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优质的生产原料和产品、贸易中转。

    天津滨海新区是环渤海崛起的“点睛之处”。在天津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项目投资中,围绕配套、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又派生出诸多子项目,而与这些项目进行对接,正是湖北的机遇。

    北京是全国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有丰富的技术成果和人力资源储备,服务业产值已占GDP的70%以上。而现代服务业正是武汉的发展方向。湖北省商务厅厅长周先旺认为,武汉的未来发展与北京相似,都是服务业占大比重,而这也给北京来汉投资提供了条件。在此次鄂京经贸洽谈会上,武汉市就将重点推介IT服务外包。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表示,愿用市政府所在的黄金宝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来汉设置区域总部。武汉已确立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企业总部以及全球大企业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营销中心,重点引进与钢铁、汽车、石化、光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创意、现代物流8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总部企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其中,今年计划引进10家总部企业。武汉将以政策、区位、产业、人才和科技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前来设立区域性总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研发机构。

    2008年,湖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23.4%,月增幅连续8个月保持在20%以上,并呈现出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态势。加之武汉“九省通衢”的巨大辐射作用,去年以来,国内外很多知名物流企业相继进驻武汉。丹麦马士基、日本伊藤忠、美国普洛斯等国际物流巨头,中远、中外运等国内物流名企,纷纷在汉开办分公司。地理、产业和通道,决定了武汉肯定会成为全国物流枢纽之一。而滨海新区凭借良港优势,全国国际物流中心呼之欲出,武汉、天津物流产业强强联手,相互的比较优势整合为叠加的放大效应,前景可观。
长株潭在线 -  真实、丰富、分享的精神家园
http://hope.blog.changzhutan.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