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6160
- 积分
- 62733
- 威望
- 16273
- 金钱
- 3415
- 注册时间
- 2008-9-7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1:01
| 只看该作者
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有价值的地方
社会流行什么,就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样,就开发什么
熊铭霞,39岁的湖北黄冈女人,民间女艺术家、中国铭霞创业超市培训总监。
16岁时从家乡只身到武汉闯荡,做过幼师、打过零工、摆过地摊、做过保姆……她有着一切穷家女的坎坷经历,却同时拥有许多人向往一生而难得的财富和声名。她创业人生的转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花泥画,一个是深圳。1998年初,熊铭霞第一次接触到花泥画,并敏感地意识到花泥画里蕴涵着无限商机。从此,她与花泥画结下不解之缘。2000年初,熊铭霞来到深圳创业,如今在全国各地拥有3家特许专营店、180多家直营店和700多家促销店。
初涉商海
奶奶的染布作坊启发生意头脑
1982年,16岁的她从家乡只身到武汉闯荡,十年间做过幼师、打过零工、摆过地摊、做过保姆,到1993年,她与几个朋友合伙开公司,代理湖南的一个品牌保健酒。
铭霞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乡村,很小的时侯,奶奶在家乡开了一个染布作坊,纺纱织布拿到周围村子去卖,甚至跛着小脚,从老家步行去河南的郑州、信阳卖布。每每回家都收获丰富,给家族的小孩子带回来各色的糖果、小玩意。从那时候起,铭霞就想将来要像奶奶那样做生意,挣大钱。她开始有意识地听收音机里的“致富”节目,看表哥的《青年民兵》杂志里的“创业经验”等。小小年纪的她心中已经植下了立志创业的种子。
铭霞告诉记者,1982年,16岁的她从家乡只身到武汉闯荡,十年间做过幼师、打过零工、摆过地摊、做过保姆,到1993年,铭霞已积攒下近十万元资本,在当时的许多女孩子眼中,成功得足以令人羡慕。然而,她已不满足于经营“小本生意”,就与几个朋友合伙开公司,代理湖南的一个品牌保健酒。当时每人出资8万,开始大张旗鼓地装修门面,推广宣传,在商场租铺位,甚至还买了一台当时价格不菲的七喜牌电脑。
没想到一个合伙人卷走了所有的投资款,商场里的货一时间卖不掉,厂方又追着铭霞讨要货款。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铭霞一咬牙把所有积蓄都投了进去,结果血本无归,还欠下亲戚朋友几万块钱。等到公司清算完毕,铭霞发现十多年辛苦赚来的钱短短几个月内都打了水漂,只留下那台电脑和一屁股的债。
回想起当年那次惨痛的经历,铭霞只是淡淡地说:“就当交了一次学费吧”。自那时起,年轻气盛的她学会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从头再来
“怕丢脸”南下深圳创业
1998年初,铭霞从一个新加坡归国的朋友那里第一次接触到花泥画。
敏感的她立刻意识到花泥画里蕴涵着无限商机,铭霞又一次想到了创业。她选择了深圳。
此后的几年间,不甘失败的铭霞和朋友多次南下广东,希望在经济发展快的广东地区找到成本低、回报快的项目,从鞋到文具到布匹,都因缺乏资本而不得不放弃。
1998年初,铭霞从一个新加坡归国的朋友那里第一次接触到花泥画。敏感的她立刻意识到花泥画里蕴涵着无限商机,并开始对花泥画的原料、制作工艺等进行深入研究。心灵手巧的铭霞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很快摸熟了花泥画的制作流程,只是把握不好图画比例。铭霞想起自己曾在一位老教授家做保姆,在这位老教授的帮助下,她终于克服了一个个技术上的难题,制作出大批手工精美的花泥画作品。
“做出来的画总不能只摆在家里看,得卖掉换成钱啊。”铭霞又一次想到了创业。她再次想到了广东,并选择了深圳。她认为,深圳是沿海城市,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接受新事物必定很快,花泥画的销售应该不成问题。
2000年初,铭霞带着简单的行李和那部相伴多年的电脑,搭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深圳。
艰难创业
摆地摊被保安撵得到处跑
铭霞买了几块板和一些原料,在租的房子里做起了花泥画。做成后,铭霞就在附近的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因为没有钱办执照,铭霞每天被小区保安撵得到处跑。
到深圳火车站,铭霞身上只剩下400多块钱,只好借宿在老乡家中。过了两天,内地的朋友向她介绍了在深圳工作的高德甲,在他的帮助下,房东同意不收押金,以月租1800元的价钱把房租给她。
有了落脚的地方,铭霞买了几块板和一些原料,在家做起了花泥画。做成后,铭霞就在附近的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因为没有钱办执照,铭霞每天被小区保安撵得到处跑。不得已,铭霞就打起了游击战,福莲花园、莲花山公园、儿童公园,这些都是她当年创业的“阵地”,一辈子都忘不了。“要是你们报纸把我的照片登出来,那些保安肯定能认出我。”说笑中,铭霞留给记者的感觉不是辛酸、不是尴尬,而是自豪。 3个月后,听说国际商品贸易大厦里的小铺面每月只要700元,铭霞于是在大厦5楼租下一个不到10平米的工作间,在旧货市场花100元买了一大一小两个桌子,加上第一次生意留下的那台电脑,铭霞花泥画艺术中心就这样成立了。“这台电脑我现在还留着,”铭霞指着办公桌上的电脑告诉记者。“滚打了这么多年,只有这个老朋友一直陪着我。”
为了扩大业务,铭霞招了两个女工。画做好后,两个女孩子都嫌摆地摊卖画丢脸,铭霞只好一个人去。时间长了,大家都称赞铭霞做的花泥画漂亮,生意也越做越好。铭霞想到个不用摆地摊、又能卖出好价钱的点子,她将作品找人装裱后拍成照片,推销给一些画廊和酒店。
“既然摆地摊卖花泥画都能赚钱,推广技术为什么不行?”饱尝了每天做画卖画的辛苦,喜欢看书的铭霞找到了推广技术的经营思路。她于是又租下了大厦5楼的第二间门面,把它设置成展厅。铭霞开始写宣传单到处散发。当时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大厦找工作,再加上宣传的效果,开始渐渐有人找上门。铭霞以讲课的方式向他们介绍花泥画的市场潜力。“可能那些年轻人都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不想自己冒险创业,再加上看到我那间小得可怜的工作室……最后没有一个人肯留下来。”
惊人一跃
从自己做到教别人做
由于生意越做越大,一个本想做兼职的湖南长沙破产厂长听完铭霞的产品介绍后,当即掏出1500块钱要求跟铭霞“学技术”,表示回湖南也开一家花泥画店。
铭霞赚到创业生涯中的第一桶金。
铭霞告诉记者,技术推广得不到人家的认可,见效很难。那个时候她的压力特别大,很多时候,只有一台收音机陪伴着自己,每天饿了就吃包子、水饺,“我现在很讨厌吃水饺了,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2000年6月,铭霞开始贴广告招兼职,帮忙调颜料、填泥。每个兼职每月300-500元。由于生意越做越大,铭霞最高时招了30多个兼职。
好事多磨。一个本想做兼职的湖南长沙破产厂长听完铭霞的产品介绍后,眼睛一亮,不说二话,当即掏出1500块钱要求跟铭霞“学技术”,表示回湖南也开一家花泥画店。铭霞当时十分兴奋,“从那时开始,我才算赚到创业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因为比起卖画,推广手工艺技术赚钱更快,效果也更好。
有了第一桶金,就有了第二桶、第三桶,铭霞的花泥画逐渐被人们认可、接受。短短一个月时间,她仅仅靠收学员、教技术就赚到近6000块钱。铭霞随后建立起自己的花泥画制作网站,通过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大生意。 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她的教授下,许多下岗女工都重新找到了创业的天地,甚至事业发展得非常好。一名叫张燕的下岗女工学习了花泥画的制作技巧,回到呼和浩特开了一家“花泥画廊”,一方面教孩子制作泥画,另一方面又出售花泥装饰画,开业3个月就赚到了两万多元。成功的例子吸引了更多的人加盟铭霞花泥画艺术中心,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2002年,铭霞的花泥画艺术中心年收入达到了400万元。
国际商品贸易大厦里有很多贸易公司,铭霞由此接触了许多老板,也结识了一些欣赏花泥画的老外,铭霞开始想扩大市场。由于花泥画比较适合幼教,在朋友的介绍下,一位客户将原料带到了香港,后来又发展到新加坡、菲律宾和美国。目前,花泥画出口部分已占到铭霞公司总产值的10%。
“我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努力,但真正走到这一步,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开心。”铭霞向记者坦言,她的眼睛已经盯上了更高更远的目标。
独辟蹊径
社会流行什么就做什么
铭霞说:“社会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样,我就开发什么。”
经过反省,铭霞感到自己的产品太单一。中国的手工艺术种类繁多,不仅仅是花泥画。铭霞开始想探索开发其它的手工产品。她每天背着一个小包,逛商场、溜达路边小店,有什么新鲜的手工制品或已有产品的新样式,铭霞都会买下来,回家仔细研究,连酒店里的装饰品也不放过。看到公园里美丽的花朵,铭霞也会用相机随手拍下来,回去沿着花型画画。渐渐的,铭霞的产品越来越丰富,除了花泥画以外,纸艺、水晶花、手工皂都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项目,目前还在开发水晶泥、纸偶和手工编织。用铭霞的话来说:“社会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样,我就开发什么。”她认为艺术必须要与市场需求完美结合起来,企业才能不断发展下去。
2004年,铭霞又回到了她的老阵地——国际商品贸易大厦,租了50多平方米的5个小店面。既然技术推广是公司的主打业务之一,铭霞认为,首先自己的画要做的好,能够得到别人欣赏,大家才会来学习。作为老师,技术练过关了才能教别人,铭霞指着办公室和工作间四周展示的产品告诉记者,这些大部分都是她亲手做的,画册上的样画也主要由她来勾勒线条或填充色彩,“我的手工技术就像是定心丸,牢牢地稳住了学员的心。”她自信地说。
创业感言
擦亮产品和技术两块招牌
从铭霞花泥画廊到艺术中心,从铭霞贸易中心到中国铭霞创业超市,稳抓稳打的铭霞,在全国各地已经拥有了3家特许专营店,180多家直营店和700多家加盟商。
随着单一项目到多项目的扩展,铭霞的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全国只有南京一家企业和我们使用了创业超市这个概念”铭霞说,这种新的营运思路,是为了方便投资者或个人进入到这个创业领域,各种不同的创业项目就像超市中的产品一样,供大家自由选择。
现在,铭霞主要定位了两类目标市场,一类是消费者,因为销售的是高雅的手工艺术品,铭霞瞄准了有文化、有生活情趣、有独特思想、有自己的生活态度的中产阶级,她将产品推广到大中型商场、繁华的商业街、旅游景点等,立足中国家居消费领域;另一类是向企业和个人推广技术,对于这一片市场,铭霞亲自担任培训总监,不仅推广中国的手工艺术,而且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创业的机会和能力。
下一步,铭霞打算将特许店扩展到300家以上,遍布全国各地。铭霞指着工作间里的几个学员说,他们是来自郑州、北海和湛江的,“有了更多的特许店,学员就不必再赶过来深圳,还可以将加盟商定购的材料按地区直接发到特许店,再分配到各加盟店。”
记者印象
从小就有“生意头脑”
铭霞告诉记者,儿时的她就跟其他伙伴“不太一样”。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穷,买不起好看的衣服,铭霞就经常约小伙伴一起打山楂卖,常常又苦又累一整天,才换来几块钱。铭霞后来想到了一个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办法,她不再亲自去打山楂,而是每天推着小车去收伙伴们打下来的山楂,一天下来,可以赚到十几块钱。铭霞还养过地鳖虫、蚯蚓,卖过衣服,虽然她个子小,但总能想到赚钱的好点子,小伙伴们都甘愿接受她的“统领”。
铭霞说,父亲是乡村教师,思想保守,当初怎么也不愿意让她到武汉去闯,特别是当保姆。但随着一天天长大,铭霞越来越不安于现状,一心想到大城市闯一闯,想做事业上的“大姐”,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武汉到深圳,铭霞吃过不少苦头,“我不止十次地想过要放弃,但还是坚持过来了。”当一切辛酸与挫折化为巨大的财富时,令铭霞最遗憾的是父亲已然离去。现在每年春节,铭霞都会接母亲到深圳住上一段时间,聊尽孝心。
富了不忘下岗女工
“我也是从下岗职工走过来的,”铭霞说,19岁时,她被无情地从幼师行列中挤了出来。现在大部分学员,都是下岗职工,铭霞一再降低门槛,希望为更多的人提供创业的机会;对于要求加盟者,铭霞将资金、面积的门槛降得更低;对于交不起加盟费的学员,只收取培训费和材料费,让他们先以促销店的方式经营,尽可能减轻他们的压力。“有时候一笔生意做下来还会亏本。”铭霞说,但从理解的角度出发,不仅感动了许多学员,建立了自己的信用,更重要的是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到2004年底,铭霞的学员已经超过了2000人。采访期间,一位湖北宜昌的下岗女工专程赶到深圳拜师,铭霞二话不说,当即留她下来学习纸艺。
转载自天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