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实践:一方绿洲的憧憬

引子

  潇湘大地上,有一条我国少见的自南向北的河流,这便是湘江。她出百越、过永州、绕麓峰,最终涌入洞庭湖的怀抱。

  美丽湘江串起长沙、株洲、湘潭。2007年底,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在此落子:

  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路。

  先行先试,变革腾转。

  环境治污,180米的发电烟囱倒下;

  湘江同治,8市递交“军令状”……

  四年试验,昔日严重污染的城市,变成今天的生态宜居城、国家园林城,长沙市还捧回了联合国“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

  新春时节,我们走进长株潭,感受那一方绿洲的憧憬,感受那“两型”画卷的豪迈挥洒。

  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制度引领、生态问责,两型试验有了统一行动的指挥棒

  长株潭三市交界处,即是昭山。这块方圆522.87平方公里的土地,层峦叠嶂,碧水如玉。

  然而,这片美丽山川,一度被周边县市的工业园区蚕食,一个房地产项目,甚至挖掉了5座山头。

  去年3月出炉的最新规划,将昭山定格为“绿心”,为长株潭提供生态保障。89%的土地被禁止和限制开发,只留下少量开发用地。

  同样的规划,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出笼:区内只有1/4的土地用于工业建设,大部分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态涵养。

  一个个生态优先的规划为两型试验引领,一项项铁的制度为两型建设护航。

  湖南的同志说,两型建设,表面上是解决生态与发展的矛盾,根子上是要解决制度、机制问题。让蓝图变成现实,就要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创造。以制度调节利益,成为各地统一行动的指挥棒。

  制度创造,让长株潭写下了一个个全国第一:

  首开二氧化硫交易,形成资源价格和损害环境的成本机制。污染类企业,必须先购买排污权指标再开工。

  首次公布12项两型标准,既包括产业、园区等宏观规划,也包括机关、家庭、社区、农村等生活建设标准。

  4年多来,湖南先后出台70多个法律法规和条例,以及12个改革方案、17个专项规划。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5大两型示范区率先试验,绿色电价、分质和阶梯水价、财政生态补偿等一系列制度设计纷纷出炉。

  规矩有了,执行是关键。湖南省成立长株潭两型办,不仅赋予参谋策划权,还有政绩考核权。在长株潭,谁造成污染,对谁实行“企业摘牌子、老板戴铐子、官员摘帽子、账户冻票子”的问责制度。

  湖南两型办主任徐湘平说,经过几年探索,湖南找到了一条规划先行、示范创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路子。

  如今,两型试验由长株潭延伸至湖南全境。去年底闭幕的湖南省新一届党代会确定未来五年发展方略:推动“四化两型”建设,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

  壮士断腕:宁可GDP少点,也要环境好点,治污风暴席卷长株潭

  在湖南,提起工业,必然讲到株洲。提起污染,也少不了株洲。

  这个国家“一五”、“二五”时期的老工业基地,是湖南产业结构的缩影。仅在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20平方公里的地区,最多时密布210家重化工企业。

  工业废水通过霞湾港直流湘江。由于各厂废水成分不同,港渠中的水早上偏绿、中午偏黄、下午偏红,霞湾港成了“变色港”。石峰区副区长余群明回忆,四年前,附近居民都不敢开窗,空气中一股臭鸡蛋味,连鸟都看不到一只。“湘江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本质是发展方式粗放。”要还湘江一江清水,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发展模式,关停整改污染严重企业。

  道理好讲,落实却难。湖南东安县一家锰业公司常年超标排污,村民几年投诉未果,上访人还被不明身份者打伤。

  该省环保厅负责人感叹,治污涉及GDP减少、工人就业,环境污染治理难就难在环保与地方利益的博弈,必须下决心、动真格,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

  2008年9月20日,治污风暴在株洲刮起。72公斤炸药,2569枚雷管被绑在180米高的华银火力发电公司烟囱上。

  电视画面中,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发出果断的命令:启动爆破!一声轰天巨响,这根株洲曾经的工业标志顿时裂成两断,腾起一圈灰色烟雾,倒塌在人们的视野中,现场掌声雷动。

  炸掉这根烟囱,每年为株洲减少污染气体排放7500吨,2台旧有火力发电机组也就此“告终”。陈君文说,“没有铁的决心,怕得罪人,两型就搞不好。宁可GDP少点,也要让市民生活环境好点。”

  2008年至今,株洲市在清水塘地区关停污染企业123家,每年损失30多亿元工业产值和3亿元税收。

  炸烟囱、关厂房、搞监测……治污风暴席卷长株潭。

  长沙市坪塘镇的支柱是水泥化工,市里痛下决心,彻底关停和整顿39家企业;湘潭年财政收入才百亿元,几年来关闭炼锌、玻璃等企业95家,“十二五”治污计划资金更高达125亿元。

  湖南定下硬杠杠:湘江长沙段两岸20公里范围内,浏阳河等支流两岸5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外排重金属污染企业,斩断伸向湘江的污染源!

  结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优选新兴产业,两型产业成为两型社会推动力

  产业结构偏重,曾是长株潭的短板。一项统计,获批两型建设前,长株潭税收中60%以上来自重化工业。

  有人担忧,搞结构转型会放慢发展步伐。

  湖南省反复思考,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长株潭,发展工业躲不开、绕不过,但两型不能走老路。正如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计算机推动信息革命,两型产业要成为两型社会推动力。

  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是一条现实而快捷的路子。株冶集团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十一五”期间铅锌产品产量增长了42%,而外排重金属污染物减少95%。

  湘钢集团动起了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心思。废气发电,废水净化处理,废渣则生产水泥,每年200万吨废渣被“吃干榨净”。企业吨钢能耗降至688公斤标煤,比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的2020年降到700公斤标煤的目标还低。

  传统产业“就地取材”加快改造,为两型社会建设添彩,而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根本上优化产业结构,才是两型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

  长沙市市长张剑飞说:“现在不是招商,而是严格选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一个都不要。长沙原来没有什么化工,今后更无意引进石化、炼化企业。”

  从三一重工海外办厂,到全国首款商业性纯电动大巴在长沙下线;从过半高铁动车组装上“湖南心”,到中电48所3年时间跻身全国光伏产业龙头;从南车的电动汽车占据国内1/5份额,到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的落户……创新型湖南,正在不断改写着经济发展的版图。

  今年湖南两会上,省长徐守盛自豪宣布:“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32%和35%。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

  目前长株潭拟定实施八大工程,两型产业振兴列在首位,5年后形成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集群。

  四年多的两型建设,长株潭气象万千:三市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达55%。长沙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株洲由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蝶变为生态宜居城市,湘潭跻身国家园林城市。

  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2006年只有18%,全国倒数第二。如今处理率增长3倍,“湘资沅澧”四水再现碧波荡漾;林地和湿地占全省面积61%,一个宜人绿洲款款而来。

  今天的长株潭已经步入“两型社会”建设深水区。湖南省两型办主任徐湘平说,湖南、湖北、江西都在进行两型发展、生态发展探索,完全可以在更大区域内合作,弱化行政区划,进行更大胆的体制创新。

  为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路,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求索,长株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来源: 荆楚网
长株潭在线 -  真实、丰富、分享的精神家园
http://hope.blog.changzhutan.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