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6160
- 积分
- 62735
- 威望
- 16273
- 金钱
- 3415
- 注册时间
- 2008-9-7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2:52
| 只看该作者
打好基础 重点突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试验区走笔
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一个初见雏形的“新生儿”到今日阔步前行的大姿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在3年的磨砺、探索中,坚持把试验区改革建设做为富民强省的重大机遇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使命,以“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和目标,以改革促发展,试验区步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轨道。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显现,3市GDP占湖南全省42.6%,对全省经济增长率贡献达55%。2010年12月28日,湖南省省长徐守盛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宣布: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带动全省改革开放的巨大平台。基本完成试验区改革建设“打好基础、重点突破”的第一阶段任务,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工,“三网融合”正式启动,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开工建设,走马长株潭,看到的是掩映在苍茫绿色中的繁华,听到的是悦耳的建设交响乐。在“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建设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初步构建了“两型”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如果说3年是一个阶段,“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将“两型”建设从3市拓展到“3+5”8市,进而向全省推进。让我们回首3年探索之路,还原两型路上的精彩。
“两型”平台顶层设计
2010年7月21日,“两型社会”建设的6项试行标准新鲜出炉。记者从长株潭“两型”办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这本“标准大全”,厚厚一沓,涉及“两型”产业、企业、园区、县、镇、农村六大类。这些标准经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精心梳理,特色鲜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比例不低于70%;LED灯饰普及率不低于45%;太阳能普及率不低于60%……这些标准会根据现实状况,动态修订。
“标准既结合了湖南的现状,也具有国际视野。”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产业标准上,参考了日本京都等城市群标准;在环保标准上,参考了德国鲁尔工业区、日本北九州等标准。
新生事物,必然遭遇新旧观念的交锋,也必然面临旧体制的“掣肘”。长株潭试验区先行先试,突出亮点之一是就是通过“顶层设计”,建立“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推进机制,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为“两型社会”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省统筹,在湖南省政府领导下高规格的协调机构湖南省“两型办”,负责试验区规划编制、制定大政方针、标准和评价体系,组织重大区域性协调;市为主,长、株、潭三市在两型建设中承担着实施主体的地位,负责抓落实;市场化,组建湖南投资(6.35,-0.04,-0.63%)发展集团、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设立“两型“产业基金和长株潭两型城市发展基金,总规模300亿元,将撬动3000亿元社会资金。
用法治为“两型”护航。湖南在全国率先为“两型”试验进行地方立法,率先编制了“两型社会”建设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出台70多个文件,为试验区改革建设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率先编制了高水准规划体系、“两型标准”。创新资源节约保障机制,创建新型节地模式和节能减排推进模式;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在全国率先出台行政程序规定和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率先提出和编制建设“两型”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规划;率先编制区域系统性融资规划,“两型”试验区内的投融资平台已达13个,发行债券102.8亿元。
理顺了体制的长株潭试验区,作为区域核心增长极的地位日益凸显。据统计,以占湖南约六分之一的土地,长株潭试验区GDP占全省比例高达42.6%,对湖南经济增长率贡献达55%。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被视为“高端平台”的部省合作层面为例,已有34个部委、71户中央企业在试验区布局实施规划环评、排污权交易、节水型城市等50多项改革试点,资金、技术和行政资源滚滚流入的“洼地效应”,在湖南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两型”试验重点突破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湖南适时提出了“将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远景目标。三年来,试验区在系统规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打了一场精彩的湘江治理翻身仗。编制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对522平方公里生态区域实行保护利用,其中120平方公里原生态实行禁止开发,打造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城市群“绿心”;将官员的帽子、企业的牌子和商人的票子“捆绑”在一起,以法制手段为后盾,展开雷厉风行的污染关停行动,累计关停各种污染企业1017家,变性污染土地34.4平方公里,重金属削减率达50%以上,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42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
随着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淡出,以“两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方式也加快了转变的脚步。在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框架内,长株潭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在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创历史新高、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猛降24%的背景下,长株潭试验区更多的千亿产业、五百亿园区和百亿企业登台亮相。长株潭试验区新兴工业,呈现土地越用越少、清洁生产门槛越来越高、单位资源消耗经济产出越来越大的发展态势,“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国内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诞生在长株潭。同时,以“虹猫蓝兔”、“青苹果数据”等文化产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排全国第五,原创动漫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这些都只是试验区在改革建设过程中以“两型”引领,先行先试的缩影。记者了解到,长株潭试验区在三年实践中,紧紧围绕发展的要求选择改革切入点,以项目化管理方式促进改革落地,通过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十大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资源节约,长沙、株洲、娄底率先在全国推行宾馆酒店取消免费提供的“七小件”,长沙、株洲、湘潭试行分质供水和阶梯式水价,实行绿色电价;围绕环境保护,在全国率先试点环境污染责任强制性保险,省级财政生态补偿,率先试点环境资源交易和农村环保自治及特殊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围绕土地管理,探索形成5种节地模式:长沙市新河三角洲节地模式,开发强度提高40%,节地经验进入世博会国家馆展示;武广客运长沙南站模式节地率达40%,成为国家唯一获批“单独规划、单独计划、单独指标”的站场建设。
“两型”社会民生为先
12月26日上午,家住长沙袁家岭的蔡萍,从长沙电信局五一大道营业厅打出了电话账单,总共只有30元左右。“我们家,现在每个月的话费都是这个水平。”蔡萍很高兴地说,因为挂念在湘潭读书的女儿,一有时间就和女儿“煲电话粥”,以前,每次通话的电话费都在5元以上,最多一次整整打了20多元,每个月都在150元左右,从去年长株潭固定电话升位并网之后,话费就降下来了。“去年底,听说有固话畅打包,我们家办理了一个E9套餐,里面带了一个固话畅打包。这个业务太好了,用固定电话打长株潭三地的固定电话均免费,既不限时,也不限量。和女儿通话,几乎不需要花钱了。从此以后,我们家的电话费一般都维持在30元左右,真真切切地感受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试验区建设以人为本,民生为先。记者了解到,三年来,诸多象蔡萍这样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市民受益于长株潭试验区的改革和探索,在城市群发展中分享到了实惠。
把信息一体化作为城市群融合的重要标志,在“数字湖南”框架建设内,长株潭成为全国唯一成功实施同号并网的城市群,2009年6月28日,长株潭固话并网升位,统一使用区号0731,1200多万固定电话用户受益。今年,长株潭又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中唯一的城市群,未来3G网络覆盖县城以上区域,90%以上农村实现宽带通。
城市群发展“乘数效应”的显现,对长株潭城乡群众就业和增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目前,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7年的1.24倍和1.28倍。已初步实现金融服务、房地产等一体化,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5%以内。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长沙市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同时,以五大社会保险为基础,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长株潭试验区正快速推进。记者在长沙县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湖南省首批新农保试点县,该县率先在长沙市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共有参保对象(16岁-59岁的农民)480730人,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近11万。按政策规定,从2009年11月16日起,凡年满60周岁的老年农民均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60元。
据悉,以轨道交通为主轴、以水能充分利用为重点、以公路和其他交通方式为支撑的“两型”综合交通体系,在长株潭试验区已初具雏形,2010年3月25日,芙蓉大道(长潭段)、红易大道通车。芙蓉大道、红易大道在长株潭三市三角形内环处构成“人”字形骨干快车道,大大缩短了三市时空距离,从长沙到湘潭仅30分钟,到株洲仅20分钟。长株高速拉通,从长沙黄花机场到株洲仅25分钟,株洲人自豪地说,修一条高速,等于修了一个机场。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地铁、湘江航电枢纽、长株潭城际轻轨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万人次,进入全国十强。(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麟 谢瑶、通讯员徐蓉)
(责任编辑:李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