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大河西先导区两周岁展现新区雏形

——访长沙市副市长、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文彬
■本报记者  王晓红  ■张旌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近日迎来了两岁生日,经过两年的发展,大河西先导区已成为一块吸引各方眼球的热土。
    大河西先导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五个示范区之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先导区建成区面积将达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人左右,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3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长沙。
    目前该区建设情况如何,在“两型”社会探索上取得了哪些突破?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长沙市副市长、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文彬。
    中国经济时报:早在2007年,当湖南省为长株潭城市群申请“两型社会”试验区时,长沙市委市政府就萌发了在长沙建设新区的构想。后来这个新区取名为大河西先导区,为什么选河西?
    赵文彬:按照长株潭城市群整体发展规划,2020年长沙市城区人口将达到500万、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这意味着长沙要新增100多万城市人口、2000多亿元生产总值。长期以来,长沙发展重心放在河东地区,环境容量接近饱和,城市运转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而一江之隔的河西,环境容量大、生态条件好、聚集辐射能力强,科教资源丰富,承载功能配套。另外,从长株潭城市群来看,三个城市的主城区都坐落在湘江以东,不利于拓展经济腹地、带动区域发展,亟需拓展湘江以西的地区。
    中国经济时报: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目前进程情况如何?
    赵文彬:在招商引资方面,已成功引进了上海世茂和宁波奥克斯集团,他们将分别在滨江投资35亿、20亿元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开建骨干道路、片区路网、园区路网80余条,总里程近200公里,已竣工67条,建成通车里程140公里。水、电、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步完善,新区承载功能大大增强。
    重点区域开发方面,在以湘江西岸为纽带,以岳麓山为核心向南、西、北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累计投入拆迁建设资金130亿元,已启动和开工建设项目30余个,形成了投资开发的强劲态势。
    生态环境整治方面,在去年完成坪塘老工业基地13家企业退出的基础上,现正在推进7家化工污染企业的退出工作;同时关闭整顿12家非煤矿山企业,同步实施生态修复。
    产业发展方面,两年多来,先导区范围内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宁乡经开区(金洲新区)新入园企业670多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现总产值740亿元,财税收入近50亿元。
    中国经济时报:您曾经提过“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应是以城市化为主导,城市化不可避免要大搞建设,要侵占土地。大河西先导区如何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赵文彬:我们有个错误的观点,即开发建设会破坏环境,不开发建设就不破坏环境。以先导区范围内的一条河流龙王港为例,其上游为雷锋河和云盖河,其水质是越到城区越好,越到农村越差。为什么?因为农村污染物的降解主要靠自然净化来实现,但其前提条件是污染物少、人口少。而城市里铺设有截污管、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可以依靠大规模的工程设施来降解污染。因此将农村人口集中到城市,减少农村环境负荷,这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最现实的途径。
    在资源节约方面,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这些生产要素集中在城市,其使用效率最高。但目前我们选择了一条最差的城市化途径,即小城镇化。人们既在城市买房占地,又保留农村的宅基地。因此,真正的城市化,要将农村人口进行城市化。实践证明,通过新型城市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个途径是正确的。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大河西先导区的未来发展,如何展望?
    赵文彬:大河西先导区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国家设立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重要目的是寻找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中央批了武汉和长株潭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其意图是要把武汉和长株潭构筑成一个大的城市群,通过城市群的发展带动中部的发展,成为中部的核心动力,而大河西先导区就是要促进这个核心的形成。经过两年的建设,我们越来越有信心,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将长株潭打造成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与武汉成为双核,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长株潭在线 -  真实、丰富、分享的精神家园
http://hope.blog.changzhutan.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