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43
- 积分
- 499
- 威望
- 29
- 金钱
- 106
- 注册时间
- 2009-9-15
|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3:46
| 只看该作者
湘潭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源自:湖南省统计局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故乡,地处湘江之滨,与长沙、株洲共同构成湖南“新三角”城市群。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湘潭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谱写了一页页崭新的篇章,创造了一项项辉煌的业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今天的湘潭,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和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国家863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湖南车辆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是湖南融入“泛珠三角”的前沿、“中部崛起”战略承东启西的要冲、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中心城市。
一、发展历程
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60年的奋斗,勤劳勇敢的湘潭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也经历了追求、探索,甚至失误的磨难,走过了曲折的历程。
(一)历史的新篇——1950—1957年,湘潭经济稳定增长,协调发展
1949年8月9日,湘潭和平解放,湘潭人民终于翻身做了主人,经济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仅用三年时间就胜利完成了艰巨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1956年,全市又顺利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经济建设日新月异。1957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61.3%,年平均增长6.2%。工业经过1950—1952年三年的恢复发展,加上“一五”时期又加大了投入,湘潭新建、扩建了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195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0.6倍,年均增长35.8%,比同期全国增速高11.8个百分点。商业转向复苏,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以合作商业为依托的社会主义商业体系,商品流通稳步发展。195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50年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13.3%。城市面貌得到了大力整治,新建了3条主要干道,改建了7条主要道路,铺成了湘潭市区第一条沥青路,新修了第一条下水道,市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
(二)曲折的道路——1958—1978年,湘潭经济几经起伏,速度放缓
1958年开始,思想上的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正常生产建设秩序被打乱;加之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湘潭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1959—1961年,农业生产连续3年下降,工业生产在1958年、1959年、1960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经过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压缩企业生产,精简人员,1961年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下降55.5%,1962年工业总产值退到1957年的水平。1962年起,农村实行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管理体制,缓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鼓励生产队发展多种经营,促使农业经济复苏,196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33.2%。工业从1963年开始继续执行调整的方针,全市工业生产稳步上升,1965年工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1.1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然而,1966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再次遭受严重挫折。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以及“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增长缓慢。1966—1978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与1949—1957年比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慢6.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慢28.9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慢3.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慢6.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慢15.3个百分点。
(三)辉煌的跨越——1978—2009年,湘潭经济发展强劲,实力猛增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序幕。在这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湘潭人民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通过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1978年开始在农村重点打破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积极试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1985年起,湘潭以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广泛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企业实行简政放权,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试点,并对计划、财税、价格、物资等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1995年,针对由于计划经济的体制弊端和以传统重工业为主出现的结构矛盾,湘潭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强力推动“强工富市”战略的实施。1998年,湘潭抓住进入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这一契机,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2001年开始,湘潭开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更新的阶段。2008年,湘潭地区生产总值达654.8亿元,比1978年增长13.8倍,年均增长9.1%。新世纪以来,经济更是实现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
二、辉煌成就
60年来,湘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张
1949年湘潭地区生产总值只有0.91亿元,经过30的发展,1978年,湘潭地区生产总值达10.45亿元,但仅相当于现在6天创造的经济总量。1978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加上各项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湘潭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的步伐加快。从10亿元到100亿元,用了17年时间;从100亿元到200亿元,仅用了6年时间,尤其是到了新世纪,每上100亿元台阶的时间是越来越短。如:1995年突破100亿元,2001年突破200亿元,2004年突破300亿元,2006年突破400亿元,2007年突破500亿元,2008年突破600亿元。最近三年经济总量是一年上一个台阶,年均增长14.6%。
新中国成立初期,湘潭经济建设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发展农业是根本,第二、三产业十分薄弱。1949年三次产业比重为70.6∶8.0∶21.4。随后经过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湘潭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958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4.2%,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湘潭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到1988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7.8%,首次超过第一产业。20世纪90年代,湘潭市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思路,着力推进“强工富市”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到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4.2∶50.6∶35.2,与1949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56.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42.6、13.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1、农产品总量大幅增长。1949年,湘潭粮食总产量只有34.19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7548万元,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农村经济还是得到了较快发展。197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89.72万吨,较1949年增长2.4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84亿元,较1949年增长5.1倍。1978年以后,全市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了统派购制度,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2004年以后,中央连续实施四个一号文件,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61.44亿元,是1978年的42倍;粮食总产量145.92万吨,较1978年增长62.6%;生猪出栏543.08万头,较1978年增长7.2倍。
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前,湘潭只有4家官营企业和部分私营个体手工作坊。1949年,湘潭全部工业总产值仅有1884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发展工业摆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湘潭作为重要建设基地,先后投资新建、扩建了一批中央省属骨干企业,奠定了湘潭工业的基础。到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5.13亿元。1978年后,全市工业的着眼点由追求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通过企业内部挖潜改造,逐步扭转了工业生产的徘徊局面,湘潭工业迈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湘钢、湘机、韶峰、电化、电厂等重大技改项目相继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湘潭的工业基础。进入2000年后,湘潭利用老工业城市的各种资源,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建设工业园区,为全市工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步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工业竞争实力明显提升。2008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000.35亿元,是1978年的66.1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5%。
(三)社会需求不断上升
1、投资需求快速增长。1950年,湘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88万元,到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7.47亿元。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3.17亿元,各行各业的基础不断完善,社会发展逐渐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农村建设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后,全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1965年,建成了闻名全国的韶山灌区工程。1978年以后,全市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了有效修缮、维护、改造和加强。尤其是近年来,全市通过积极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电网配套工程建设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更快改善,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底,全市有水库382座,水库容量8.41亿立方米,堤防长度276公里,一般的水旱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174.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97.7%。农业机械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获得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1.32万千瓦,平均每亩耕地达1.3千瓦,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居全省各地市前列。
(2)工业技改成效显著。从“五五”开始,湘潭工业主要是进行技术改造。1978—2008年,全市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634亿元,湘钢、韶峰水泥、湘潭电化、湘潭发电、湘潭电机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相继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大大强化了湘潭的工业基础。
(3)基础建设大步迈进。一是交通运输日趋发达。新中国成立前,湘潭交通运输以民间水运为主,铁路、公路运输虽有一点,但不畅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建设和发展,湘潭已建成一个由铁路、公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粗具规模的现代化交通体系。200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6875公里(含村道),是1949年的38倍,其中等级公路3728公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7倍。全市境内有国道2条,长达289.8公里,省道长达154.2公里。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有7条,加上107国道和320国道在湘潭交叉,湘潭成为了全国公路的重要枢纽,也成为全国地级市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全市公路网密度为53.8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万人占有9.3公里,公路密度大大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湘潭境内有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横跨湘江的大桥9座,城市“五桥二环”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全市100%的乡镇、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通客车。全市铁路里程154公里,京广、湘黔、正在建设中的武广客运专线穿越市境,另境内还有35条厂矿铁路,全长225公里。全市通航里程260公里,1994年建成十四总千吨级码头后,2006年铁牛埠港区一期工程3个千吨级泊位、河西中心港区3个千吨级泊位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湘潭港货物年吞吐量突破600万吨,迈入全国内河大港行列。二是邮电通信突飞猛进。湘潭电信的真正腾飞始于1993年,通过实施“165”、“718”、“515”通信工程,开创了湘潭电信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并引发了一轮住宅电话热,BP机、大哥大也逐步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圈子。湘潭1993年建成移动电话网、无线寻呼网、电视电话会议网;1994年建成农村大集镇以上容量长途数字传输网以及农村大集镇以上国际、国内程控电话直拨网、数字数据和分组交换网;1995年成功实现电话号码升7位;1996年建成多媒体宽带业务网;1997年建成湘潭信息港,1998年开通ATM/中继网,进行了因特网和“168”系统的扩容改造;1999年,移动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GSM数字移动基站,顺利开通8万门GSM交换机,结束了湘潭没有数字交换机的历史。年内中国联通湘潭分公司成立,并在2001年实现了全国及全省的入网联调。通信能力的增强带来了业务量的成倍增长,至2008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64.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4.9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部2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39部/百人。2008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达17.8万户。三是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时,湘潭城区面积仅有7.3平方公里,城区只有3条麻石路勉强能通行机动车。经过60年的建设,尤其是2000年开展的“一化三清”建设,湘潭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供水供气、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健全的营运、管理网络。2000—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8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4平方公里拓展到80平方公里。河东新区基本成形,东方红广场、白石公园、锦源广场等一批精品工程,成为湘潭城市形象的新标志。河西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核心商务圈建设全面启动。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河西污水处理厂投入营运,河东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城市天然气用户达万多户。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水平全面提升,湘潭成为国家级文明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2、消费市场欣欣向荣。1950年,湘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7万元。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到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亿元,较1950年增长了8.7倍。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市场日益繁荣,商业网点增多,市场商品充裕,流通活跃。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6.58 亿元,比1950年增长56.5倍,年均增长14.4%。
3、对外交流不断扩大。湘潭对外经济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湘潭就从原苏联、原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瑞士等国家引进了技术设备,先后向朝鲜、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改革开放后,湘潭充分利用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积极开拓外贸、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积极改革外贸体制,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开放带动”战略实施后,湘潭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到2008年末,全市已与11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贸易关系,美国、欧盟、东盟、日本、中国香港和澳门已成为湘潭的主要出口基地。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由以农副产品为主转为以工业品为主,由初级产品为主转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加大。2008年,全市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额达18.53亿美元,其中出口为11.24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19.7%,为历史最高水平。
(四)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1、企业效益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60年来,湘潭工业已粗具规模,结构基本趋于合理,经济效益逐步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显著增强。1978年全市共有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56家,其中盈利企业132家,盈利总额为1.43亿元。到1988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发展到174家,其中盈利企业160家,盈利总额为3.35亿元,比1978年增长1.3倍。1989—2000年,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量原辅材料、电力、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放开,湘潭工业受到结构大调整,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严重冲击,工业生产和经济效益曾一度出现滑坡。在此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工业的领导,深化体制改革,奋力开拓市场,加快结构调整,狠抓扭亏增盈。2000年全市国有企业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全市经济效益持续好转。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税63.7亿元,较2000年增长6.1倍,其中利润27.5亿元,较2000年增长32.8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8.2%,较2000年提高148.4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脊梁。
2、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50年,湘潭财政收入为834万元。新中国成立60年来,湘潭的财政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财政经济政策,废除旧的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医治战争创伤,财政事业迈出了可喜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市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到分税制改革前的1993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4.83亿元,与1978年比较,增长了两倍,年均增长达到7.5%。1994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国家开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全市众多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暂时的困难,全市财政收入总量出现上下波动的态势。到200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9.1亿元,比1993年增长1.88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4%。2001年后,财政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08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8.77亿元,比2000年增长5.34倍,年均增长达到23.3%,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
3、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近30年时间里,由于受经济发展缓慢和重积累轻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上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温饱型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发展的加快,加上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家推行一系列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结束了温饱线上的徘徊,步入了小康行列,农村富裕阶层数量也显著增加。2008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24元,比1986年增长11.9倍;人均消费支出10349元,比1986年增长11.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083元,比1986年增长10.7倍;人均消费性支出4284元,比1986年增长8.2倍。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城镇居民吃的消费已由过去单一的以粮食为主转变为讲营养、讲保健、讲风味、讲方便,从要求吃饱转为吃好、吃精;衣着消费由过去的白、黑、蓝单色调居多的遮体御寒耐穿逐步走向美观、大方、个性、时尚;住的消费讲究宽敞配套化,而且住的环境也要求园林化。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折使用面积)达22.99平方米,比1986年多13.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7.7平方米,比1986年多24.5平方米;用的消费讲究高档多元化,从要求实用转为要享用。20世纪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在城镇已基本普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家用电器进入更新换代阶段,电话、空调、高档音响已取代老四大件进入居民家庭。2000年后,家用电脑、小轿车又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2008年末,湘潭市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电脑53台,空调126台,移动电话165部,健身器材4件;玩的消费讲究时尚个性化,从要求有玩转为要玩好;行的消费讲究快速方便化,从要求省钱转变为省时。农民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用上了各种农业生产机械,使用了沼气、机井等,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烧水做饭也由原来的烧草、烧柴、烧煤发展到烧沼气和液化天然气。
(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科技事业全面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恢复经济建设的同时,就着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1958年,全市全民独立科研机构发展到5个,初步奠定了全市科技事业的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市全民独立科研机构增加到18个,并成立了32个科学实验专业组,成功研制了大规模集成电路、100吨和1500吨直流工业电机车等一批国内先进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湘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大科技事业的投入,使科技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一是科研机构增多,科技人才比重大。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万多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居全省第一。二是科技成果多,科研水平高。30年来,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000多项,近10年来累计授权专利3000多件,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数居全省第一。三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规模不断增大。2008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58亿元,比1998年增长8.5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27%,居全省第二位。
2、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市教育事业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体制,增加投资,更新观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确立了以普通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贯通,政府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2008年,全市有高等院校6所,在校学生7.63万人,专任教师5559人;普通中学203所,有在校学生14.04万人,专任教师10105人。
3、文化事业硕果累累。通过60年的发展建设,全市已拥有毛泽东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齐白石纪念馆等一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纪念馆、博物馆和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图书馆、文化馆、剧场、电影院等设施和表演艺术团体。全市有一批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纪念地、风景名胜区、故物遗地等,不少人文景点被国家、省定为“爱国教育基地”、“最佳旅游景点”。此外,全市的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非常活跃。
4、卫生事业方兴未艾。2008年,全市有卫生机构(含诊所)991个,卫生技术人员11644人,病床9506张,均比1949年呈几百倍增长。人们的就医条件改善,医疗保健水平大大提高,人均寿命达到74岁,较1949年提高38岁。
5、体育事业成绩斐然。2008年,全市拥有1490个体育场所,其中体育馆6个,游泳池14个,运动场116个,成为湖南省拥有大型体育馆、场数量较多且质量较高的城市。
三、重要启示
60年建设结硕果,60年发展谱新篇。纵观湘潭6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令人瞩目的。实践证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指导经济工作的正确思想路线。60年来湘潭经济立足于本市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逐步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路子。
(一)坚持从市情出发,走特色发展之路
立足市情,量力而行,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湘潭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验。湘潭市历届领导班子都充分认识到湘潭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逐步加深了对湘潭市情的认识。特别是党的十二大以后,在制定“六五”、“七五”、“八五”发展规划时,都意识到湘潭工业化水平偏低的现实情况,强调发展工业,于1995年提出“强工富市”的发展战略,使经济建设逐步转移到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上来。进入21世纪后,湘潭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拓宽框架,完善功能,美化空间,突出中心,提高品位”的城市建设总方针,提出“一年一变化,三年一大步,五年一跨越”的要求,以经营城市、项目带动总揽全局,大力推进“三大战略”(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技兴市)的实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进程;致力于建设“三个中心”(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旅游中心),加速了湘潭与国际、国内先进省市的接轨步伐,形成了大开放的格局。一个具有湘潭特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二)坚持在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目标往往只注重发展速度,不断追求和推动经济的粗放型、外延型扩张,以致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当的事屡屡发生,导致了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资源的巨大浪费。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逐步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的片面追求高速度逐步转向兼顾增长与稳定,兼顾增长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增长。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湘潭是速度效益型的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对湘潭缩小与长沙、株洲等地的差距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速度,必须是实实在在的速度,是协调发展、讲求质量的速度。实践证明,经济建设不能搞脱离实际的高速度,但速度也不能太低。要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市情和中长期战略规划出发,在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民生,走和谐发展之路
湘潭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建设的成果,使普通百姓“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此外,全市还通过努力扩大就业、贯彻落实有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困难弱势群体办实事、办好事,使得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各项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不断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使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明显提高。以上措施使得人民福祉不断增进,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得到更多实惠,促进了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湘潭市统计局局长 廖正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