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论坛's Archiver

Edit 发表于 2013-9-6 20:22

湖南省组织调研“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

  文/颜卫东
  湖南省是中国的内陆省份,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虽然是湖南的核心地区,但是就经济、交通等条件来说,还不能说是中国发达的地区。然而,在外部资源条件不很突出的情况下,近年来该地区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上创造了多个国际国内第一。
  为认真总结这一现象,从2013年7月中旬开始,湖南省组织了省属及部分中央驻湘媒体在长沙、株洲、湘潭进行调研,以期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放大和推广,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的由来
  近年来,一直摸索如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湖南省,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在外部资源条件不很突出的情况下,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上创造了多个国际国内第一,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2011年10月,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专程走访致公党中央。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湖南自主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湖南长株潭地区自主创新经验值得总结和研究”。致公党中央将“湖南长株潭自主创新”列为2012年1号参政议政重点调研课题,于2012年5月赴湖南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两型社会”成效显著》的调研报告,致公党中央于2012年8月9日上报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深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的建议》。
  2013年6月 6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赴京与科技部举行会商。万钢部长说,湖南是科技创新大省,特别是长株潭地区近年来取得了以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为代表的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涌现了许多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企业。湖南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成功经验,要认真总结这一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的“长株潭现象”。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彭国甫带领科技厅的同志在企业调研
  二、主要成效和亮点
  (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世界级的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一号”、“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世界上大面积亩产最高的超级杂交稻,连续两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以上。
  ●国内首台激光烧结3D打印机。
  ●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
  ●世界最大功率的六轴电力机车。
  ●国内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
  ●世界上起重能力最强的履带起重机。
  ●“神十”用传感器和特种电缆。
  ●“蛟龙”号岩芯取样器。
  ●世界人工干预最短的无人驾驶汽车。
  ●2007年以来,全省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634项,11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数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前5位。

 二是创新绩效突出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
  ●全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由2009年的全国第15位上升到2012年第10位。
  ●创新绩效从2009年的全国第17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8位。
  三是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新建了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中意工业设计创新(湖南)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和省重大创新平台。
  ●国家云数据库中心服务平台和国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电子商务平台落户湖南。
  ●全省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3家,其中国家级23家。
  四是聚集了一批顶尖创新人才
  ●全省共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80万人、两院院士51人、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人才134人。
  ●省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培养人才45名,其中2人当选院士。
  ●依托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引进海外高端创新人才134名。
  ●基本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科技领军人才等为学术技术带头人,年轻博士为骨干力量的科研队伍。
  五是涌现了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长沙成为工程机械之都。
  ●南车时代、南车株机、南车电机等企业为中国高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以湘电重装、中冶京城、平安电气为龙头的湘潭先进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已列入国家试点培育。
  (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了一大批关键技术瓶颈,引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跨越发展。
  ●2010-2012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2%,居全国第一位。
  ●2012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514亿元。实现增加值3317亿元,同比增长20.4%,比GDP的增长快9.1个百分点。

  ●2012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列全国第一。
  ●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721家,排名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二位。
  ●全省拥有5个国家级高新区,1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居中部第一位。
  ●以长株潭3个国家高新区为依托的长株潭沿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了全省60%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引领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先导示范区。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通过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不断成熟,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和优势不断提升。
  ●2012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2288.21亿元,增速为20.6%,高于同期GDP 增速9.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0.3%,成为湖南省新的增长点。
  ●风电、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软件及创意设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近三成。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地上工程机械、地下盾构装备、天上航空航天装备、水上高端游艇”的立体布局。
  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育成超级杂交稻、高档优质稻、杂交油菜、油茶等农作物新品种594个,研发农业生产新技术279项,良种良法促进了农业增收增效。
  ●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12396”服务热线、科技特派员实现全省覆盖,成为农民依靠科技创业致富的好帮手。
  ●大力开展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试点县和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012年主体项目产品新增销售收入160多亿元,支撑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2012年全省示范推广超级稻1413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3%,实现亩产542.8公斤,比全省水稻平均亩产增产71公斤,共计增产粮食100.3万吨,促使我省粮食产量登上600亿斤新台阶。
  四是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启动实施了“县市区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安排资金1.2亿元,重点支持了47个县市区的产业技术研发、78个县市区的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的富民强县作用进一步彰显。
  ●全省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1.4亿元,同比增长25%。
  ●在新一轮县市区机构改革中撤销或合并的35个科技局得到恢复。一些县市区的科技局长得到提拔重用,基层科技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
  (三)科技惠民为百姓增添福祉
  ●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科技惠民计划试点省。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科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落户湖南。11个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湘江流域。突破了废水深度处理、固废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等重大关键技术。
  ●人口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建设了湖南省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示范平台和6个重大疾病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突破了血吸虫病、高血压、肝炎等我省常见的重大疾病预防和新药创制技术。
  ●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食品安全监测预警评估决策体系和溯源体系研究与示范效果明显,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为我省成功应对极端气象灾害作出了重要贡献,非煤矿山安全装备研究成功研制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三、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协同创新推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三个转化”的工作思路,即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作为主攻方向,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转化为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和强大动力,把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瓶颈转化为科技攻关的重大课题和重大项目,把科技攻关的重大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大支撑力和引领力。
  ●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统一步调、统筹资源。成立了创新型湖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中央驻湘科研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等。

  ●省政府与科技部建立了部省科技会商机制,与中科院、清华、北大、浙江大学等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省校合作机制。
  ●成立了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统筹与国防科技大学等大院大所的协同创新,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
  ●设立了产学研结合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专项,加大对协同攻关、协同创新的支持。
  ●在推进产业协同上,形成了“双轮驱动,以大带小”格局。双轮驱动,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并重,共同发展。以大带小,即以大企业创新配套带动中小企业创新。
  ●组建了一批国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累计构建61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国家级4个。联盟成员单位超过700家,企业占70%以上。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在研发投入上,目前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工程师等投入指标,企业占全省的比重都达到了70%以上。在研发活动中,高新技术企业承担的省级科技计划(课题)数接近50%,工业领域的项目超过60%。
  (二)金融创新彰显“四两拨千斤”作用
  ●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设立了科技金融结合专项,启动了科技保险试点,引导成立了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天使基金,科技投入引导比达到1:8以上。
  ●2012年,长沙高新区成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首批试点。
  ●省政府成立高新创新投资公司,直接投资8亿元,引导创投资本40亿元,带动社会多元化投资90多亿元,支持企业开发高新技术及产品。
  ●以财政科技投入为杠杆,科技金融结合为突破口,撬动了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整体有机联动,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2012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47.1亿元,同比增长12.2%。14个市州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比例都在10%以上,5个市州增长超过20%。
  ●高新技术企业共减免所得税约40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超过5%。2012年,我省全社会R&D投入达到286.7亿元,R&D支出占GDP比重1.3%。
  (三)文化科技融合助推自主创新
  ●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列为《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九大科技创新工程之一。
  ●2012年,长沙被列为首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通过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结合现代的改革创新精神,催生了当代湖南人的创新文化,营造了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如中联的“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山河智能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持续创新”等等。
  (四)系列政策激励自主创新
  ●2008年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2012年全国第一个出台创新型省市建设纲要——《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明确创新型湖南,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社会协同创新;提出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201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政策文件,如《关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意见》、《长株潭国家高新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实施办法》、《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企业科技特派专家行动计划”的意见》等等,激发了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
  (五)体制机制创新为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知识资本化、成果股份化”,在全国率先实行两个70%的政策。
  ●创新科技项目立项和奖励评价机制,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价值导向,突出标志性成果产出、转化及产业化的最终目标。
  ●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在长株潭国家高新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
  ●创新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建立科技重大专项“四评三审”立项制度和“两条线”监管模式,全国首创对科技重大专项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创新型企业科技政策联络员制度等等。
  ●在创新权益保护上,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支持机制等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了各创新主体的活力。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